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(ICANN)官方网站公布了已经获得批准的第一批国家和地区代码国际化域名(ccTLDIDN)信息。它们是埃及、俄罗斯、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,这四个国家通过了语言字符串的评估。这是2009年12月16日ICANN公布了ccTLDIDN接受申请、在16份申请中获批准的第一批。
据本报记者所了解,递交了“中文域名”的申请至少有“.中国(CNNIC申请)”、“.香港(HKIRC申请)”、“.台湾(TWNIC申请)”三家,不过一家都未获通过。截至1月28日,为此本报记者进行了全球范围采访,希望有关专业人士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。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CNNIC,相关负责人对此结果表示不解和失望。
记者电话找到香港互联网注册管理有限公司(www.hkirc.hk)的APTLD秘书处的陈先生(SecretariatDirector),他说,香港递交的“.香港”申请没有收到来自ICANN的评估回复。记者又电话咨询ICANN及IETF的IDN工作组主席庄振宏(JamesSeng)先生、通过Skype采访ICANN现任董事VandaScartezini(巴西互联网专家)、瑞士互联网注册商互联网委员会(CORE协会)秘书处负责人兼执委会副主席WernerStaub先生,他们都很奇怪这次中文域名申请都没有通过。ICANN的CTO也在MSN中回答记者“不清楚”。
ICANN专门负责国际化域名相关的政策开发与项目管理的主管TinaDam女士在回答本报记者邮件采访时,引用了她在ICANN网站上的博客观点,她在回复邮件中解释说,这次共有16份国际化域名申请书,尚有12份仍然在审核中,因为签有保密协议,无法提供更详细资料。ICANN将尽快完成这些评估工作。如果想知道原因,也可咨询CNNIC或者中国政府主管部门,他们或许能提供更详尽的信息。
本报记者为此通过MSN采访近10年来一直负责中国台湾中文域名技术开发的吕爱琴工程师(TWNIC负责人之一),她给出的原因是“所有中文(域名申请)都没有通过。现在域名服务器稳定性阶段审查(阶段)”,“不是没过,是(ICANN)还有疑虑,还在审查。”她表示,“我觉得是ICANN不太懂中文,所以可能要说清楚些”,“我想是他们(ICANN)对中文不清楚”这是她最后的结论。
分析人士指出,目前使用的中文域名是本地标准的,全世界用户还不一定能通行访问,ICANN中文域名入根受阻,迟滞了中文全球化的普及步伐,给中文域名的市场预期蒙上了一层阴影。本报将及时将最新的信息向公众报道。
本文由高端网站建设首选品牌引航博景(https://www.joyweb.cn)原创编辑,转发请注明来源及版权归属。
原文分享地址:
http://www.joyweb.net.cn/news.asp?id=894
□ 网站建设与优化如何突破“十一”位桎梏
□ 由谷歌拒绝伪原创参加AdSense计划而想起的网站优化误区
□ 拒绝噱头,互联网真正需要开放的是心态
□ 稳定运行是公司制作网站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
□ 网站优化就像风雪中排队买票
□ 剖析SEO:善用“热点事件”突破流量瓶颈
□ 网站建设“创意”赢销:标题及内容描述不可轻视
□ 网站建设时不可把在线客服演变为病毒式主动推销
□ QQ硬盘VS金山快盘,云计算给力网络存储
□ 未来SNS或成互联网主流应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