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中国总计受理了 “.CN”及中文域名纠纷一千三百八十三件,其中一千一百九十一件的仲裁结果为“转移域名”,换言之,恶意抢注他人享有合法权利域名的败诉率接近百分之九十 。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专家指出,这给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的域名恶意抢注行为敲响了警钟。
随着“.中国”域名国际申请的递交以及应用环境的日臻完善,各类企业纷纷注册启用“.中国”域名。一些注册者想利用注册知名企业中文品牌名称而“一夜暴富”,以为提前注册就可以“卖个好价钱”,却忽视了法律风险。恶意注册行为一旦被诉诸法院或仲裁机构,注册者不仅难以从中获得利益,反而因此赔上注册费、仲裁诉讼费等。
据了解,在被裁定恶意抢注者归还域名的案件中,包括“三星.中国”、“可口可乐.中国”、“爱立信.cn”、“谷歌图书搜索.中国”、“中化.中国”、“金龙鱼.中国”、“特仑苏.中国”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公司或品牌名称,也包括“鸟巢.cn”等行业热点词汇。
专业人士说,域名的基本价值在于使用,域名投资不是域名的本质属性,而是由域名使用价值衍生而来,其升值空间与域名使用情况息息相关,域名只有与“配对”的企业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,当域名真正是自己的企业所有、并且运用于企业的网络品牌建设、进行网络营销以及市场推广时,才能真正产生出高额的附加价值。
中国政法大学专家表示,域名抢注和域名恶意抢注具有显著的区别。抢注作为“抢先注册”的简称,是良好域名资产意识和品牌保护意识的体现,是值得鼓励和倡导的,也是广大企业实施域名战略的重要举措;但“恶意抢注”作为一种以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注册行为,是一种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行为。
本文由网站制作首选品牌引航博景(https://www.joyweb.cn)原创编辑,转发请注明来源及版权归属。
原文分享地址:
http://www.joyweb.net.cn/news.asp?id=768
□ 网站建设切不可把希望全寄托于网络公司
□ 网站建设不可轻信网络公司随意承诺
□ “.中国”域名成国庆互联网亮点
□ 网络问政再开新局-网络发言人纷纷亮相
□ 即时通信软件遭遇“监听门”
□ 企业邮局系列基础知识
□ 电煤告急,今冬寒至发电企业再拉闸限电
□ 艾瑞预测:2011年电子商务交易或将达到5760亿
□ 网站内容更新不应因春节放假而停滞
□ 网站建设没有内容网络营销便无从谈起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