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年,互联网成了全球创新的台风眼,新模式层出不穷,并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风险能力。以Facebook为代表的SNS社区蓬勃发展;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成了新媒体的前沿阵地;YouTube、Gmail、Flickr为用户把存储空间扩大再扩大。它们为用户慷慨提供免费服务,即使盈利模式并不明朗,但都同样走得坚定。
这是为什么?因为免费已经成为互联网最锋利的武器,也是互联网赖以生存的未来。
英国蒙堤?派森马戏团很受人喜爱,但盗版猖獗令他们感到烦恼。于是,他们索性将高清晰的最新视频上传到网站上,供人免费下载,但希望大家多多购买他们的DVD光碟。仅仅过了三个月,这一看似草率的做法收到了奇效,马戏团的DVD碟销售量跃升至亚马逊电影和电视剧销售榜单的第二名,在一个季度内的销售量就增加了230倍之多。这是《连线》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的新书《免费:商业的未来》中的一个例子。
Chris Anderson说:如果人们不能从你这里获取免费的产品,他们大可以去其他地方获得。
微软差不多是世界上与免费经济斗争时间最长的公司了。比尔?盖茨2 0世纪7 0年代高傲地说:“你们应该为软件付费。”为了让人们购买自己的系统,微软接着在80年代不得不处理所有与电脑捆绑的应用软件。接着,他们在中国与盗版做斗争,与Netscape浏览器竞争,与开源软件斗争。现在,他们不得不与网络图书斗争。Anderson说:“现在,我已经开始装载Google Chrome的浏览器,电脑运行的是Ubuntu系统,用Google Docs处理文件。我已经拥有了第一台没有让微软赚走我一分钱的电脑。同时,我也是个消费者。微软的教训就是—你无法与免费竞争。”
千万不要以为免费就会伤害你的利益,免费其实是一种迷人的商业模式,对消费者具有难以言喻的魔力。免费能让人们忘记商品的坏处,让感情一触即发。即使仅收取很少的费用,人们也会计算一下交易成本。而完全免费就使人毫无顾虑,交易量马上就会出现不止于十倍的放量增长。
理解这一理念的最好方式是看看传统的免费案例:当你出售小松糕时,你可能只会拿出所有小松糕的1%来作为免费样品让人们品尝,以使得剩下的那些被卖出去。在数字空间中,免费经济真正行得通。你可以将80%或90%的产品作为免费品,拉动10%愿意支付高价的人的需求。这让每一方都能成为赢家。
对那些犹疑的人们,Chris Anderson打破了他们的最后一层顾虑。有四种免费模式可以供你选择。
本文由网站设计首选品牌引航博景(https://www.joyweb.cn)原创编辑,转发请注明来源及版权归属。
原文分享地址:
http://www.joyweb.net.cn/news.asp?id=486
□ 企业网站,不容企业忽视的“特区”
□ 用户体验成网站建设及优化最高境界
□ 原创内容给力营销 注重用户效果更佳
□ 网站建设转变观念服务用户才能效果更佳
□ 3G市场渐成熟,无线网络现在与未来畅想
□ 学会反思,让优化方法在检讨中进步
□ 网站色彩搭配与网站营销效果息息相关
□ 卡巴斯基CEO呼吁网络实名制,称匿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
□ 数据中心虚拟化节能电信受益
□ Facebook或将超越谷歌,引领互联网产业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