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流行“10年XX”,于是也跟风回忆了一下这10年的网事。
垄断:回过头看,这十年中国互联网第一轮角逐已经基本落定,第一批赢家也早已浮出水面。和传统行业比,互联网更容易出现以一家为首最多两三家独霸一个市场的局面。原因很简单:由于脱离了地域、渠道等限制,互联网更像一个完全竞争市场。这就是一个没有第二的过程,只要还存在后来者翻盘的可能,那么就会不断涌进竞争者挤压这个市场,只有向前,最后杀出一个第一,比如B2C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血腥的过程,每个公司都可能在180天后破产,是微软说的,更是说给这些公司的。
壁垒:异军突起后,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巩固壁垒,真是这种完全竞争的局面,哪个第一都不敢大意,无论腾讯无敌的用户黏度,还是百度相对国内竞争者技术上的大幅优势,你总的有个安身立命之本,这种壁垒与其说是真实存在,不如说是一种阻吓。比如在四五年前网易泡泡视图挑战过QQ,腾讯立即取消了注册收费;而百度靠的是技术本身的成本,搞通用搜索引擎的投入是巨大的,而且只有在用户体验全面超过百度和谷歌的情况下,才可能获得市场的不断增长,这两点难度相当大,即使各个大佬也只能掂量着点,所以你看sogou,soso,有道即使也做,但是都很低调;淘宝的C2C则靠的是在高占有率情况下坚持免费,一次次推迟提成计划,不给对手任何机会,“死活我都要熬到对手全倒下,垄断形成的那天”。
多元化:一个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多元化是最佳的?
第一、它要已经在自己的主营行业获得垄断地位。
第二、它要进入的行业应该还未形成垄断(在传统行业这个条件更强,需要是非红海行业)
多元化出现了GE这样的牛X公司,也出现了无数个反例,原因基本为以上两点,比如奥克斯和波导做汽车违反了第一点,格兰仕做空调违反了第二点。
所以我们在互联网也能看到:
阿里巴巴搞定了B2B,才开始做淘宝;百度市场稳定在70%,才开始做有啊;腾讯发现已经没人和自己竞争了,于是开始插足一干人等的饭碗。当然,也有千橡又做媒体又做社区最后买了个SNS,这不叫多元化,这叫没找着方向。
产业链控制:
多元化是为什么?绝不仅仅是多一笔收入。更重要的是有机的产品线推动产业链的整合,稳固在一个更大的市场的优势。
阿里巴巴如果当年不做淘宝并因此完全丧失C2C市场,那么今天的阿里巴巴B2B本身也可能受影响,因为当前的C2C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B2C化,我们在淘宝已经不是从个人(C)那购买了,基本上各个小商家(B)实际上才是我们的购买对象,另一方面,商家在网站上也开始批发(2B)零售(2C)一起卖了,比如郭去疾弄的lightinthebox。阿里巴巴搞了淘宝,基本上就覆盖了B和C的几种自由组合。
也正因为看到这点,腾讯贴身紧盯社区这个市场的变化,从空间到QQ校友到滔滔,只要有新的可能威胁到QQ这个大社区地位的新模式上市必起了劲的模仿,可以说qq.com和游戏虽然收入占比不小,但只算是充分利用qq的流量来变现,而社区这块,腾讯赔了本也会要第一时间跟上去搞。
而百度搞有啊纯粹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,不是不应该搞,而是搞得太晚。依稀记得06,07年那会,百度好像和阿里淘宝还是合作伙伴,现在看是个笑话,阿里和百度二者虽然服务有差别,但事实上目标客户以及帮客户办的那点事本质上是一样一样地,更别说淘宝如果做成了互联网用户寻找商品的第一入口,百度会要损失多少有商业价值的流量,而正是这些流量是百度盈利模式的根源。
但是这个市场也有例外,即不是所有巨头的扩展都是围绕着主业争取更稳定更大的空间,那就是门户网站,可怜的门户只要看看雅虎就知道了(最近两年似乎没听说过哪怕一个雅虎的正面消息?!),这个最像传统行业(媒体)的互联网元老也有着最没有互联网特征的盈利模式,于是被所有人普遍不看好,张朝阳着急啊,从sohu2.0到3.0到白社会,总想突出重围却一直未果,最后认了:做网游吧,这种多元化纯粹是为了多一条财路。还有一个网易,醒悟更早,赚钱更早。
本文由上海网站建设公司首选品牌引航博景(https://www.joyweb.cn)原创编辑,转发请注明来源及版权归属。
原文分享地址:
http://www.joyweb.net.cn/news.asp?id=335
□ 酷6携手盛大探索视频娱乐新模式
□ 理解客户服务的真正意义才能提高网站建设公司软实力
□ 公司做网站选择廉价网络公司背后隐忧不断
□ Google整合DoubleClick 力推展示广告决胜对手
□ 中秋国庆不排队,车票网售成趋势
□ 欧盟委员会称将协助美司法部调查IBM
□ 企业重新网站建设应充分准备并调整好心态
□ 中文域名或将使域名重复率将大减
□ 互联网:真免费还是叫噱头
□ 质地优良的网站是网络营销取得成功的利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