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久前信息时报报道了网购诱骗方面的相关文章,引起了网络的关注。来自网络安全公司的数据显示,有5%的网购用户曾经因为“钓鱼”网站而上当受骗导致财物两空。管好自己的钱包,从了解网购常识开始。
四要
牢记网购平台的域名
记住网购平台的域名,能够最终解决欺骗问题。当我们发现一些“钓鱼”网站冒充银行、网购平台、支付平台时,只需要将它们的域名与记忆中正确的域名相匹配即可。不过记得不要被“视觉欺骗”了,比如“0”和“o”,“1”和“l”。
注意客服邮件的真伪
有一些骗子冒充客服给买家发信,编造种种欺骗的理由。我们要首先注意发件人的地址,一个网购平台的客服系统,不可能用非本公司域名的邮件地址发邮件。
尽量选择有实物图片的商品
网购中有不少网店是代购的,店主只是从网络上找的图片,图片很漂亮,但实物却难以让人恭维。对于有实拍图片的网店,基本上货物都是网店自有的,对产品质量更加负责。
取得卖家的直接联系方式
为了保证售后服务,除了通过网购聊天软件、邮件等方式与卖家联络外,最好要到卖家的手机或者座机联系方式。万一快递达到的时候出现什么问题,可以第一时间跟卖家联系上。
四不要
支付密码与登录密码相同
很多人都知道,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交易的安全,但有一点可能会忽略,为了记忆的方便,将支付密码和平台的登录密码设置成一样。这样做的坏处就是——一个地方失守了,所以堡垒全部崩溃。
随便透露账户密码信息
现在一些骗子冒充平台的“工作人员”,给用户打电话,声称“平台需要升级,确认账户信息”,并向用户索取相关信息。几乎所有网购平台的客服人员都不会向用户索取个人信息,尤其是密码信息,是绝对不可能直接索取的。
随便相信卖家的信用
有的人说“网购要找信用好的卖家”,这点没错,但信用好的卖家就一定安全么?显然答案是否定的。以淘宝为例,假设一个卖家是“钻石”级卖家,信用够高了吧?但你必须关注这些信用来自哪里——是否一直售卖的是同一类产品。很多卖家之前是通过售卖卡、虚拟物品获得,之后“转行”卖起了其他商品。实际上,虚拟物品和充值卡之类的产品是最容易增加信用的,因为它的面值很小,而且需求量很大,所以很多卖家钻了这个空子。由此,当我们网购的时候,不仅要关注卖家的信用,也要关注这些信用的来源——看商家是否一直售卖的是同一类商品。
购售价格太低的商品
如果你碰到一个商品与市场上的价格相差很大,最好不要轻易购买。这一点和第二点一样。很多商家可能会打着超低价的口号,并且包装成种种理由——“水货”、“A货”、“B货”、“出口转内销”……但实际上有着自己的目的。
本文由网站建设首选品牌引航博景(https://www.joyweb.cn)原创编辑,转发请注明来源及版权归属。
原文分享地址:
http://www.joyweb.net.cn/news.asp?id=159
□ 搜索引擎不收录并不代表网站内容有问题
□ 苹果公司双模iPhone或将上市
□ 从21日DNS解析故障谈及网站安全稳定的重要性
□ CNNIC通过价格杠杆提升CN域名注册门槛
□ 网络躁动下谁都可能“被艾滋”
□ 站长高效切入网站建设与网站优化三步走
□ 两分钟攻破IE,最牛黑客让微软没招
□ 不再疑惑,五句话帮你走出网站优化困境
□ 物联网域名注册或为概念炒作应谨慎对待
□ 生物制药类公司网站建设应体现健康和关爱
|